考试
2021-08-01 13:51:1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两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两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和富国强民之道,并从失败中不断地总结,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三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四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有那些阶级或阶层提出什么思想并指导了什么代表性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下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4)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答案解析

(1)该设问主要是依据梁启超列出的“器物”、“制度”和“文化”三个阶段,联系近代史实即可列举,其中器物方面: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或“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制度方而: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或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文化方面: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2)上卷的书目主要是一些“西学”诸书,涉及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的思想,联系史实,其经济意义主要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中卷涉及“西政”诸书,下卷涉及文化类的书目,说明国人学习西方的视角已经变化,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转变。(3)从材料中的“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根据孙中山三民主义内涵的变化可以概括为:由推翻封建帝制、创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4)该题的内容乍一看感觉很多都可以作答,但是一定要抓住设问中的“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间限制,根据毛泽东的革命实践,主要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等。

(1)器物方面: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或“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制度方而: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或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文化方面: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2)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转变。(3)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4)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