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综合探究: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题目描述

【题目】综合探究: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两汉的政治】

材料一:马放牧,邑门不闭…四夷宾服,家给人足。

                                         ——《后汉书 光武帝记》

(1)材料反应的社会局面历史称什么?

【两汉的外交】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

(2)材料一反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出行的目的是什么? “他”受谁派遣出使西域的?从他的经历中,你能否感悟出成功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3)上图所示的路线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路?起点是哪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条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史上的作用。

【两汉的文化】

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用麻做的纸。

(4)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5)通过大汉王朝的发展,说说一个国家的强大,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解析

(1)光武中兴(2)张骞通西域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汉武帝素质:不屈不挠,勇于探索 ,勇于开拓,不畏艰难险阻,报效祖国(言之有理即可)(3)丝绸之路  长安 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西汉时期    (5)政治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政党不能频繁更替。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科技实力,良好的教育系统。(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邑门不闭”“家给人足”,反映了政治安定,经济富足。出自《后汉书光武帝记》,结合课本所学,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2)依据材料的信息“骞行时百余人”出自“汉书”。结合课本所学,汉武帝时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的张骞,毅然应募。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百余名随从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故材料一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途中被匈奴扣住,扣留了十年,但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由此得出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 ,勇于开拓,不畏艰难险阻,报效祖国。(3)依据图片中的地点可知丝绸之路。因为,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商人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在转运到更远的欧洲;有吧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动中原。这条沟通欧阳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第三小问是商道的作用,从沟通双方,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依据课本所学,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5)本问是综合性问题,从材料一和第一问可知,一个国家强大,要有稳定的政治,和谐的社会环境;从材料二内容得出一个国家强大,要积极对外交流,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造纸术,可得强大的科技实力,良好的教育系统是强大的必要条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