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记历史)材料一  戊戌“狗”的前世今生

(思想映历史)材料二  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60百科  

(史学叙历史)材料三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60百科

(画窟现历史)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甲骨文“狗”刻写在哪些材料上面?篆书“狗”成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哪个朝代?假如行书“狗”是王羲之的真迹,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此行书“狗”归纳出王羲之书法的笔势并举他的代表作一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空前的学术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部史学巨著?作者是谁?请写出这部著作的叙史范围。

(4)材料四中《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他流传下来的另一部作品是什么?龙门石窟和其它石窟的开凿都和统治阶级宣传的哪一宗教有关?

答案解析

(1)龟甲和牛、羊等兽骨;秦朝;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集序》(2)百家争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类似表述亦可)(3)《史记》;司马迁;黄帝至汉武帝时期(4)《女史箴图》;佛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狗”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面;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因此篆书“狗”成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秦朝;假如行书“狗”是王羲之的真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因此“空前的学术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百家争鸣;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3)根据材料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4)根据材料四中《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所以他流传下来的另一部作品是《女史箴图》;龙门石窟和其它石窟的开凿都和统治阶级宣传的佛教有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