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秦王赢政用了十年时间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纷争,开

题目描述

【题目】秦王赢政用了十年时间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纷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他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开创统一显雄才)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赢政任用许多有才能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一个布衣,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秦王因为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1)结合战国时期的形势和材料一、二,你知道秦王为什么能“威征六国,一统天下”吗?(写出两点即可)

(巩固统一成霸业)

材料三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三中“第一次”大革命主要是指哪种制度?创立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帝王远去尽评说)

(3)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与评价相对应的秦始皇的活动史实并依据下表,说说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史实

评价

①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②        

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产生重要影响

③修筑长城

有利于北方的稳定,也给人们增加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客观评价篇)

材料四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4)材料四体现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启示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社会趋势:春秋战国以来,战乱不断,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经济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军事基础: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个人因素: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得当。(写出两点即可)(2)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统治。(3)①统一全国②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方法: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史论结合法等。(4)秦的暴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社会趋势是:春秋战国以来,战乱不断,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这是秦王能“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商鞅变法”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秦王能“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经济基础。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长平之战”可知,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这是秦王能“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军事基础。依据材料二的“秦王赢政任用许多有才能的人,秦王因为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可知,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得当是秦王能“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个人因素。(2)依据材料三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度。(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故①填统一全国。秦朝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产生重要影响。故②填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史论结合法等。(4)依据材料四的“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体现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朝因暴政而亡,启示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