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世界格局,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力量对比态势。九年

题目描述

【题目】世界格局,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力量对比态势。九年级同学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仔细研读史料,回答问题:?

(一战中的历史)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支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主要战役在西线,有一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战争历时四年多,1918年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将坦克、飞机、潜艇等新式武器投入战场,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人类的一次浩劫。

(1)材料一中提到的火药桶是指什么?火星又是指什么?绞肉机是指什么?它发映了战争的什么性质?

(战后分赃构格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2)“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它是被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而彻底打破的?

(战中聚会定格局)?

材料三: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3)材料中的会议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哪一国际性组织?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4)“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残酷性. (2)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雅尔塔会议;联合国;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写北约不给分)(4)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推动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各国的综合国力.

(1)根据材料一“欧洲变成一支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到的火药桶是指巴尔干半岛;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火星又是指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伤亡最重,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它发映了战争的残酷性。(2)根据题干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彻底打破的。(3)根据材料“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美苏敌对发展北约、华约到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推动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可知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各国的综合国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