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22:25:22

    材料:生态文明建设篇--国土增绿。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生态文明建设篇--国土增绿。

历史与忧患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0%以下,导致水旱、风沙灾害频发。

到2009年,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的人均占有量仅及世界人均值的1/6和l/8.

现状与发展

全国人工林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3亿亩扩大到现在的11.8亿亩,位居世界首位。

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从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成为近20年来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共识与行动

70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扎实推进部门绿化和社会造林。

国家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根据“历史与忧患”分析我国重视植树造林的原因有哪些。

(2)“现状与发展”体现了我国坚持了哪一项基本国策?

(3)“共识与行动”要求中学生以怎样的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

(1)我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中国的国情,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是生态的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2)“现状与发展”说明国家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体现了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3)此题考查践行绿色消费的做法。属于做法类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两个大角度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思想上从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增强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角度来回答。行动上从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物,购买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吃珍稀动植物制成品等角度来回答。

(1)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①思想上: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②行动上: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物,尽量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购买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反对攀比、铺张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吃珍稀动植物制成品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