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宋元时期,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宋元时期,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材料二:

(3)材料二的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错误:___________<填字母>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4)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答案解析

(1)契丹(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3)C。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4)民族交融    回族(5)特点:有战有和趋势:民族汇聚和民族团结、友好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

(1)依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所以材料中的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2)依据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分析可知,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的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C图是错误的。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4)依据材料三“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分析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回族。元朝境内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民族相互融合。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等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5)依据题干材料分析概括可知,我国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趋势是特点:有战有和;趋势:民族汇聚和民族团结、友好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