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节日:中国千年文化之路

题目描述

【题目】节日:中国千年文化之路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

——中国传统节日一中国网

(1)下面的表述,若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若与材料违背,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

①我国古代节日的起源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授时历)。 (____)

②战国以后的传统节日和节气密切相关。(____)

③到汉朝主要传统节日已经定型。 (____)

③汉代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发展,与节日形成没有关系。(____)

⑤到唐代节日尚未从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 (____)

材料二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2)上述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三,选择其一说说该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哪些?

(4)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聚的文化结晶。请你结合现实谈谈我们传承中华传统节日的做法(至少写出两点)。

答案解析

(1)①×。②√。③√。④×。⑤×。(2)春节;宋代的春节被称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3)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4)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①由材料“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可知,我国古代节日的起源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授时历),观点错误。②由材料“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气,己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关”可知,战国以后的传统节日和节气密切相关,观点正确。③由材料“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可知,到汉朝主要传统节日已经定型,观点正确。④由材料“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可知,汉代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发展,与节日形成没有关系,观点错误。⑤由材料“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可知,到唐代节日尚未从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观点错误。(2)前一问据文献及诗句中的“除夕之夜”“入屠苏”“新桃换旧符”可以判定该节日为春节;后一问今天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的春节被称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3)如图片端午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虽忠于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我国人民为纪念他,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4)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学生应把握传承民族文化的总原则,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宣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表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