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7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着友好

题目描述

【题目】(7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着友好的交往,又有着矛盾与冲突。时至今日,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在l9世纪中后期,日本是通过什么事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并强大起来?

(2)19世纪末,中日之间的“冲突”是指什么重大事件?

(3)20世纪三十年代,中日再次发生了“冲突”,引发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性)抗战的事件是什么?在这次“冲突”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实现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观察上表,它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活动(事件)?请指出这一活动(事件)的标志性历史意义。

(5)对外开放使中国不断融入世界。请指出新时期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重大举措。

 

答案解析

(1)明治维新   (2)甲午中日战争;(3)“九•一八事变”;百团大战(4)事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或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举措:建立经济特区。

(1)依据所学,1868年日本开始推行明治维新,很快强大起来,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工业强国。(2)依据所学,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依据所学,前一问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其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局部侵华的标志是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东三省很快沦陷;后一问 1940年8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敌后根据地军民发动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4)前一问根据材料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中数据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表反映了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后一问三大改造的意义为:随着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依据所学,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