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2:16:24

某校高二同学学习历史必修3后制作如下大事年表,开展研究性学习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高二同学学习历史必修3后制作如下大事年表,开展研究性学习。

(1)此大事年表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至少写出三处)

(2)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并从思想方面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现代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认识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4)综合大事年表内容及以上问题信息,分析大事年表对历史学习的意义。

答案解析

(1)错误:公元前500年的西学东渐,应该是明朝以后才出现西学东渐;1700年的宗教改革运动时间应为16世纪;应该是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应该是19世纪60年代出现“中体西用”文化思潮。(2)共同点:根据表格和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新文化运动)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内容可概括得出:都宣传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科学等思想。原因: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背景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的束缚,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是封建专制制度及封建教会束缚着人们的思想。(3)背景:结合所学可知,现代主义兴起的背景是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造成人们出现精神危机。认识:结合所学可知,文学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反映了社会生活。(4)意义:根据材料,可从有利于理清历史纵向线索、理清历史横向发展的联系、理清中外历史发展的联系等角度分析回答。

(1)错误;公元前500年的西学东渐、1700年的宗教改革运动、1850年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00年的“中体西用”文化思潮。(2)共同点:都宣传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科学等思想。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束缚着人们的思想。(3)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认识: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4)意义:方便理清历史大事的发展线索;方便理清中外历史发展的互动关系;方便理清历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之间横向发展的互动关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