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9 世纪下半期到 20 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

题目描述

【题目】19 世纪下半期到 20 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 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请指出图 1 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请指出图 2 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但在当时对中国社会 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图 3                       图 4

(3)图 3 中的人物是_______,他所领导发动的______最终成功地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政治领域的表现。

(4)作为中国近代化探索中思想文化领域所兴起的一场运动,图 4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掀起一股_____的逆流.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思想启蒙(3)孙中山  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   尊孔复古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1“江南制造总局”可知,这是洋务运动中由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由此可知,图 1 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895年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水师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标着着洋务运动的失败。(2)依据材料一中的图2“《公车上书记》书影”可知,这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掀起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因此图 2 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运动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顽固派发动宫廷政变,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它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依据材料二的图3可知,图中的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依据材料二的图4可知,这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由此可知,图 4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实现独裁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思想领域一片黑暗,为抵制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做法,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复古尊孔的封建礼教。新文化运动开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闸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