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列强侵略)

材料一A.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B.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C.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D.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仓皇逃离北京

E.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北方的大片领土

F.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手无寸铁的军民30万人以上

(1)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有关。请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

(志士努力)

(2)中体西用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2)材料二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

(3)立宪之梦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3)由材料三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共和之路

材料四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依照材料四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5)思想风暴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规律揭示)

(6)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答案解析

(1)①C,②E,③甲午中日战争,④B.D.⑤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2)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3)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4)1912年、袁世凯。(5)民主、科学。(6)规律: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层层深入)

(1)①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故C符合题意;②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北方的大片领土,故E符合题意;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④依据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仓皇逃离北京,故BD符合题意;⑤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中,日军占领南京,在南京屠杀中国手无寸铁的军民30万人以上。(2)依据材料信息“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此内容体现了李鸿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的主张。(3)依据所学可知,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5)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民主、科学两大口号。(6)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 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是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民主科学时代;这四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曲折发展的过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