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地震造成108.84万人受灾。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3 143人受伤。

材料二:2014年8月5日,结束了在鲁甸县城和受灾乡镇的走访调研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志愿者来到昭通市人民医院,参加了昭通市人民医院筹备成立的心理援助团队并出席团队成立会,合作探讨受重伤民众的心理援助方案。

某中学七年级(2)班以此为背景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1)【理论探究】请你探究一下,心理研究所志愿者对灾区人民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因。

(2)【方法探究】假如让你参与上述心理疏导,你会给灾区人民介绍哪些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帮他们抚平创伤?

(3)【自我感悟】写出你成功调节情绪的一次经历。在这次调节中,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有何收获?

 

答案解析

(1)①消极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②灾区人民遭遇灾难后,心理会受到重创,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通过对其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他们调控不良情绪,从而使其正确面对灾难,积极乐观地生活。(2)①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很多,如认知调节法、合理宣泄法、理智控制法、行为调节法、理性升华法等。②在对灾区人民进行心理疏导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3)据实回答即可。

(1)不管承载考点的材料怎样变化,考查的是内容不离课本:此题问法结合材料,但需分析:面对地震灾民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心理研究所志愿者对灾区人民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因就是消极情绪的消极影响:联想消极情绪的消极影响回答即可。如上所述(2)审题明确此题考查的是如何调控消极的情绪?此题较容易,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如认知调节法、合理宣泄法、理智控制法、行为调节法、理性升华法等;不过情绪的调整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3)审题明确此题答案没有唯一,据实回答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