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平等尊重,保护环境

题目描述

【题目】【平等尊重,保护环境】

材料一: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有的人破坏正常秩序,有的人随地吐痰,有的人破坏社会公物;经常听到有些人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有的人在高声打电话,有的人在旁若无人地说脏话……

材料二: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1亿人用水短缺,每年有310万多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由于人类乱捕滥杀,生态环境恶化,地球上许多珍稀动物频临灭绝;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千米;我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千米的速度增长。

(1)材料一中的行为恰当吗?请你说说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

(2)结合材料二,列举当前环境存在的问题。

(3)作为中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如何保护环境?

 

答案解析

(1)不恰当;(1分)尊重他人,即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3分)尊重社会,即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践行道德、遵纪守法。(3分)(2)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3分)(3)言之有理均可得分(4分)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首先要认识到材料一中的行为是不文明礼貌,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所以是错误的,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可以从礼貌、平等、友善、真诚等方面回答,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从遵守规则和公德、遵纪守法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认真分析材料,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生态环境的恶化、荒漠化的程度等方面,可以看出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保护环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学习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实环保行动,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考点;尊重他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怎样保护环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