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

题目描述

【题目】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1)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什么新发展?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辅佐唐太宗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的两个宰相。

材料三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宋代的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材料四  有学者曾对我国历史上的某政治制度评论道:“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候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4)材料四中的“某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哪一朝代开始实行?当时的“腹里”直属哪个机构管辖?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

(1)制度:科举制度。发展:创立殿试制度。(2)改革:减少劳役赋税。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3)政策:重文轻武。影响: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也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4)行省制度;元朝;中书省;行省是现在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知是指科举制度,平民百姓也可以凭借科举考试做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可知是指唐太宗减少劳役赋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反映了武人地位低下,这与宋代重文轻武政策有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也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4)依据材料四“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候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可知是指元朝时期设立的行省制度。元朝时期(山东、山西、河北)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行省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现在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