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2:13:03

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1644年)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此后圈地令又下了两次,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永平等42府,共圈占土地约十六万余顷,“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八旗园地称旗地,不准私自买卖,违者按律治罪,圈地后,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部分地主或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为奴仆,或流亡他乡,清政府重申逃人法,严厉处罚逃亡者。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15—16世纪毛纺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羊毛价格不断上涨: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他们扶老携幼,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生活艰辛。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血腥法令,严禁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迫使他们进入工厂。

——摘编自蒋孟引《英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两国圈地的主要相似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圈地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3)分别指出两场圈地运动的实质。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的是对中国和英国“圈地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正确认知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明确题干“相似点”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紧扣两则材料信息“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八旗园地称旗地,不准私自买卖,违者按律治罪”以及“还通过圈地围田,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血腥法令,严禁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迫使他们进入工厂”等分析、认知,把握到以下方面:强力驱逐农民强占其耕地;涉及土地面积广、人口多;颁布相关法令予以强化等。(2)本问考查的是对中国和英国“圈地运动”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历史背景以及历史影响”要求,避免答非所问以及笼统地作答。关于第一小问,紧扣两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把握到以下方面:中国:清兵入关、清初社会矛盾的尖锐。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欧洲人对货币追求的风尚以及英国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等。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知识,分别把握到以下方面:中国:侧重于消极影响,即激化矛盾,引发社会动荡,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等。英国,侧重于积极影响,即准备了工业化必要的劳动力、原料,推动英国社会的进步等。(3)本问考查的是对中国和英国“圈地运动”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两则材料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紧扣两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把握到两国“圈地运动”的实质。中国(清初),即属于民族、阶级压迫范畴。英国,即资本原始积累范畴。

(1)强力驱逐农民强占其耕地;涉及土地面积广、人口多;颁布相关法令,强化圈地。(2)背景:中国:清兵入关;清初社会矛盾的尖锐。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欧洲人对货币追求的风尚;英国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影响:中国:激化了国内矛盾,引发社会动荡,破坏了中国社会生产力。英国:准备了工业化必要的劳动力、原料,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英国社会进步。(3)中国:民族、阶级压迫。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