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3:48:59

通过阅读触摸历史、通过思考亲近历史,这是我们理解历史的必经之

题目描述

【题目】通过阅读触摸历史、通过思考亲近历史,这是我们理解历史的必经之途。阅读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

事件

5月4日

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逮捕学生32人

5月7日

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5月8日

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5月9日

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

5月23日

北京警察厅查封学生联合会刊物《五七》日刊

5月25日

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

6月3日

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4日

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月10日

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28日

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五四”的……价值取向没有错,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回顾中国这90年的历史,我们找不到任何时段和时刻,标志着“五四”提出的任务已经完成或大致完成。相反,除了外敌入侵,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多多少少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我们今天纪念“五四”,不仅仅是怀念历史,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徐友渔《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五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并归纳其性质。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答案解析

(1)史实: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由“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和所学巴黎和会的相关史实可知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激发北京学生的大规模罢课、游行行动;由“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得出北京及全国各界进行广泛声援,使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由“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上海工人开始罢工”、“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可知北京政府继续实施高压政策,激起更大范围和程度的群众运动(或工人罢工);由“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可得出在民意的压力下,北京政府最终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或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2)核心内容: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与进步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

(1)史实: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激发北京学生的大规模罢课、游行行动;北京及全国各界进行广泛声援,使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北京政府继续实施高压政策,激起更大范围和程度的群众运动(或工人罢工);在民意的压力下,北京政府最终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或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性质:五四运动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2)核心内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