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03:07:42

    希腊古代诗人荷马的诗篇中,曾提到这样的交换关系:1个

题目描述

【题目】    希腊古代诗人荷马的诗篇中,曾提到这样的交换关系:1个女奴隶换4头公牛,1个铜制的三角架换12头公牛。在中国古代,羊、布、海贝、铜器、玉璧等都曾充当过公牛这样的角色。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材料中"这样的角色”的身份是

A.商品

B.货币

C.使用价值

D.—般等价物

【2】在古希腊'1个女奴隶换4头公牛”这样的交换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4头公牛是“1个女奴”的价格

②4头公牛表现“1个女奴”的价值

③“1个女奴”和4头公牛的价值量相同

④“1个女奴”和4头公牛的使用价值相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解析

本题以希腊古代商品交换关系为背景材料,考查一般等价物、货币、价格、交换价值等知识。第(1)小题主要抓住“1个女奴隶换4头公牛,1个铜制的三角架换12头公牛”这一关键语,判断公牛的身份是一般等价物。注意货币的产生和含义,这种物与物的交换同样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第(2)小题主要清楚以物易物时代,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是等价交换,等式右边的商品是等式左边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价格,因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货币是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比物与物交换出现的晚。【1D:材料中“这样的角色”的身份是—般等价物,即能和其他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D符合题意。A:材料中“这样的角色”是商品,但其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其身份是—般等价物,A与题意不符。B:材料中这种物与物交换的时代,货币尚未产生,且货币是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B说法错误。C:材料中“这样的角色”的身份是—般等价物,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2②③:在古希腊“1个女奴隶换4头公牛”这样的交换中, “1个女奴”和4头公牛的价值量相同,4头公牛表现“1个女奴”的价值,②③符合题意。①:4头公牛是“1个女奴”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价格,因为价格是伴随着货币而出现的,①说法错误。④:“1个女奴”和4头公牛的价值量相同,使用价值并不相同,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等价物:两种不同商品价值相等,就是彼此的等价物了,在偶然的物物交换当中,两种不同商品(比如一把斧子和20斤大米)能够交换,那说明他们就是彼此的等价物了。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大家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两者的区别在于,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而等价物不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