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
题目描述
【题目】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回首往昔,世所罕见的洪水、地震,未曾让我们绝望;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不能让我们屈服;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连年混战,难以阻挡中国人统一的夙愿。是什么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是什么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她是华夏儿女薪火相传、血脉相承的精神依归;她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是中国精神的根!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解析
试题该题以90后青少年为主体,考查学生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的识记,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只需要按照课本内容准确回答即可。从立足于社会实践,如何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统文化、外来思想、时代精神等,还需要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3)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4)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5)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6)要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关试题
3795 3%,铁路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居_
(判断题)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冠字号码均采
阅读下列材料:图一 图二(1)图一中的A,B
(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行驶:违章:罚款A:学习:成绩:奖励B:栽培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一批濒危项目
高铁以其快捷、舒适和价格优势,给人们的出行带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1
某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小组开展青少
171.党的三大作风:___________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
下列不属于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体
人工呼吸频率一般成年人为每分钟()次。
文化需求
200MW(#5、6机)汽轮机组汽缸结构有什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以()的地方自治运动为发端,20世纪初形成了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