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赵将马服君赵奢①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主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乎?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      ,      。      ,      。

(注释)①马服君赵奢:赵奢,战国时赵国的大将。马服君是赵奢的封号。

【1】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卒不加诛 ②赵兵果败 ③王以括母先言 ④括死军覆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2】《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赵将括母》的故事也被收录其中。文中通过对赵母呈书赵王的什么描写,表现出一个母亲对孩子、对国家的忧虑,由此可看出赵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这四个句子分为两个部分,②④写赵括兵败,①③写赵王决定不处罚赵括的母亲。两个时间存在时间顺序,②④的兵败在前,①③的决定不处罚赵括母亲在后。先是②句“赵兵果败”,然后是④句的“括死军覆”,这两句是时间顺序。因为赵王曾经许诺不因为赵括的事情牵连赵括的母亲,因此③句“王以括母先言”在前,①句“故卒不加诛”在后,这两句是因果关系。故选A。【2本题考查描写和人物形象。1)结合“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主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乎?父子异心,愿王勿遣”可知,是语言描写。2)赵括被赵王赋予重任,赵括母亲却主动到赵王这里指出这个任命不合适,指出赵括的缺点,不亲近士兵,注重财产等,她看出自己儿子的缺点和不足,并且能够为了国家利益,抛弃儿子的利益,看出这是一个有智慧的、深明大义的女人。译文:赵国的大将、封为马服君的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将要出征,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 “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侍奉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全部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全部收藏起来;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国王您认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思想感情有着不同。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还是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赵括既已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擅自进攻,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