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2:26:54

【历史选修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选修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他(指资本家)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他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每一个人在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任何阶级相竞争。”亚当·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中用同情的基本原理阐释了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他认为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去帮助别人,并将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种植在人的心灵之中。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希望通过美德的培养来改善商业社会的弊端。

——侯红霞《亚当·斯密的美德理论》

(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当·斯密思想产生的背景。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他(指资本家)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认为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的约束”反映了亚当·斯密思想:人有自利性;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强调自由竞争;商业活动应该受道德的约束。(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亚当·斯密思想产生的背景要从当时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工业革命的开展,重商主义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政治:英国议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思想:启蒙思想对个人财产、权利的尊重。

(1)内容:人有自利性: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强调自由竞争;商业活动应该受道德的约束。(2)背景:英国议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重商主义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对个人财产、权利的尊重;商业文明冲击传统道德规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